发布时间:2024-11-10 01:38:27 来源: sp20241110
张伯礼 全国人大代表、中国工程院院士
今年是我作为全国人大代表履职的第十七个年头。作为一名中医人,传承和创新发展中医药,始终是我工作的职责使命所在。过去这些年,我提出的建议涉及了中医药立法、扶持促进中药大健康产业发展、中医药进中小学等,大部分建议被采纳。
近年来,中医药在服务能力、人才培养、科研创新、产业发展、走向国际等方面都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当前,中医药发展正处于大有可为、大有作为的重要时期。
但在实现中医药现代化和高质量发展的道路上,仍然有瓶颈亟待突破。我带领团队进行了深入调研,并把调研成果形成建议,带到今年的全国两会。建议包括加快建立中医药传统知识保护制度、加强中药配方颗粒质量标准制定、尽快启动针灸大科学国际合作研究计划等。
在中医药传统知识保护方面,中医药传统知识面临着变异和流失的威胁,存在“不当占有”和“不当使用”的情况,现行知识产权制度难以满足保护中医药传统知识的需求。探索建立中医药传统知识专门保护制度迫在眉睫。
因此,我建议,尽快制定中医药传统知识保护条例,发布“中医药传统知识保护名录”,设立“中医药传统知识管理委员会”。同时,要建立中医药进出口商品的海关编码制度、中药材和特定技术的出口审核登记制度,以及建立传统医药特有标志和符号的目录,规范外商在华投资设立中药企业的审批和监管。
我们在调研中还发现,一些中医药相关政策在推行过程中也存在问题。中药配方颗粒的标准化和规范化研究已被列入国家战略实施,但国标公布品种只有296个,距临床常用的700余味药仍存在较大差距。此外,各省(区、市)对标准的掌握尺度不一致,要求也不一样。企业除按照国标开展备案外,还需按省分别研究和报备,导致企业工作量较大。
为此,我建议,充分依托和利用国家试点企业的相关经验和技术成果,加快制定安全性高、科学性强的中药配方颗粒国标。在保持产品质量的前提下,合理制定原药材入药标准和产品含量检测指标,以降低产品成本,减少医保支出。还应考虑取消中药配方颗粒省级标准的制定与备案,将工作重点转向加快制定全国统一的配方颗粒质量标准。
据统计,针灸已在世界196个国家和地区使用,其作用机制研究也日益受到重视。下一步,应着力评价针灸临床效应,建立符合针灸临床特点的研究范式和评价方法;聚焦针灸基本科学问题,系统开展穴位对机体调控规律研究;坚持标准引领,系统开展国际针灸标准制定。我国需要积极实施“以我为主”的大科学计划,引领国际针灸学科的发展。
(记者 陈曦整理)
(责编:郝孟佳、李依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