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加力破解有效需求不足

发布时间:2024-11-14 11:57:44 来源: sp20241114

国内有效需求不足,是当前制约经济发展的主要矛盾。近日召开的中央政治局会议指出,要全面客观冷静看待当前经济形势,正视困难、坚定信心,切实增强做好经济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

近期,一揽子增量政策接力推出,把扩内需增量政策重点更多放在惠民生、促消费上,将积极发挥投资有效带动作用。

抓住重点主动作为

中央政治局会议要求,要抓住重点、主动作为,有效落实存量政策,加力推出增量政策,进一步提高政策措施的针对性、有效性,努力完成全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任务。在日前召开的国新办发布会上,国家发展改革委从加大宏观政策逆周期调节、扩大国内有效需求、加大助企帮扶力度、推动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提振资本市场等5个方面,介绍了系统落实一揽子增量政策有关情况,释放出政策加力推动经济持续回升向好的积极信号。

中国民生银行首席经济学家温彬认为,近段时间以来,宏观政策力度明显加码,节奏明显加快。先是相关部门通过降准、降息、降存量房贷利率和首付比、支持资本市场等措施,在提振信心、扭转预期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随后宏观政策进行整体部署,力图推动经济向上结构向优、发展态势持续向好,进一步夯实经济基本面,巩固经营主体信心和预期,最终形成良性增长循环。

“我们既重视解决当下存在的困难和问题,更重视解决经济中长期发展中的重大问题,强化打基础、利长远、可持续、稳中有进,推动高质量发展。”国家发展改革委主任郑栅洁介绍,一揽子增量政策更加注重提高经济发展质量,更加注重支持实体经济和经营主体健康发展,更加注重统筹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

国家信息中心产业经济研究室主任魏琪嘉介绍,针对三季度经济运行反映出的一些问题,中央推出一揽子增量政策。一方面通过政策协调配合,推动实现今年经济增长目标;另一方面通过提前谋划相关项目等措施,促进明年政策靠前发力,推动“十四五”目标完成,并兼顾“十五五”的良好开局。

在扩大国内有效需求方面,魏琪嘉认为,相关政策具有很强的针对性,有利于打通当前经济循环的堵点,提升循环畅通的速度。同时,有利于进一步夯实高质量发展的基础能力。特别是“两新”“两重”等政策,对于企业扩大再生产、释放潜在消费需求、更好发挥政府投资的引导带动作用,具有积极意义。

促消费与惠民生相结合

中央政治局会议提出,要把促消费和惠民生结合起来,促进中低收入群体增收,提升消费结构。

在促进消费的增量政策中,首先是加大了对特定群体的支持力度。据介绍,有关部门已向特困人员、孤儿等困难群众发放一次性生活补助。学生资助补助标准将提高并扩大政策覆盖面,同时还将提高本专科生、研究生国家助学贷款额度,推动降低贷款利率等。

魏琪嘉认为,促消费的重点在于落实好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释放养老托育等消费新增长点的潜力。

一方面,结合“两新”推动大宗商品消费持续扩大。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不仅有利于释放需求潜力,更有利于促进节能降碳、推动全面绿色转型。目前消费品以旧换新的配套实施细则已全面出台、资金全面下达、政策全面启动。随着各地以旧换新政策陆续落地,重点消费品销量明显上涨。8月份全国乘用车零售量为190.5万辆,环比增长10.8%,其中,新能源汽车零售量102.7万辆,环比增长17%。

商务部数据显示,自家电以旧换新政策实施以来,已有超823.8万名消费者购买8大类家电产品1177.98万台,带动销售额超557.93亿元。截至10月7日24时,商务部汽车以旧换新平台已收到补贴申请超127万份,带动新车销售额超1600亿元,其中新能源车补贴申请量占比超60%。

“随着政策不断落地落细,消费有望继续改善。”魏琪嘉说。据国家发展改革委介绍,未来还将加大相关政策推进实施力度,推动商品消费持续增加。

另一方面,扩大养老、托育等服务消费。在具体措施方面,将支持和规范社会力量发展养老、托育产业,抓紧完善生育支持政策体系,提高基本生育和儿童医疗公共服务水平。同时,培育数字消费、绿色消费等新型消费业态,增强供给侧对中高端需求的适配性。

发挥投资有效带动作用

扩大内需,既要增强消费对经济发展的基础性作用,也要增强投资对优化供给结构的关键作用。

据介绍,今年近6万亿元的政府投资绝大部分已落实到具体项目,目前正在加快形成更多实物工作量。民间投资方面,今年以来,国家发展改革委已向民间资本推介1635个重大项目,吸引民间资本参与项目441个、总投资3448亿元。民间资本参与核电、铁路等重大基础设施项目取得新进展。下一步,将加快完善民营企业参与国家重大项目建设的长效机制,持续做好优质项目推介,推动更多民间资本参与铁路、能源、水利等重大基础设施项目建设,加快筛选形成新一批全国重点民间投资项目清单。同时,规范实施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新机制,支持更多符合条件的民间投资项目发行基础设施REITs,深化投贷联动试点合作。

“经过梳理,续建基础设施、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高标准农田建设、地下管网建设、城市更新等领域增量资金需求较大。”郑栅洁表示,明年要继续发行超长期特别国债并优化投向,加力支持“两重”建设。国家发展改革委将在年内提前下达明年1000亿元中央预算内投资计划和1000亿元“两重”建设项目清单,支持地方加快开展前期工作、先行开工实施。

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刘苏社介绍,国家发展改革委正会同有关部门和地方,自上而下抓紧谋划储备一批“两重”建设的重大项目,并同步加快推进政策、规划、体制机制创新等“软建设”。中央预算内投资继续支持基础性、公益性、长远性项目,加快补齐我国现代化建设的短板弱项。

以城市更新为例,预计未来5年需要改造的城市燃气、供排水、供热等各类管网总量将近60万公里,投资总需求约4万亿元。刘苏社介绍,在两个“1000亿”项目清单和投资计划中,城市更新占有一定比例,主要安排城市燃气、供排水、供热等管网建设,突出人口规模大、密度高的重点城市和中心城区。同时继续统筹加大中央预算内投资对城镇老旧小区改造、城中村改造、危旧住房改造等城市更新项目的支持力度。研究将老旧街区(老旧厂区)改造等有一定收益的城市更新项目,纳入地方政府专项债支持范围。

“十四五”规划102项重大工程的推进力度将加大。据介绍,102项重大工程涉及的5100个具体项目,92%的项目目前已开工建设或已建成。下一步,国家发展改革委将加大统筹协调力度,强化资金支持和要素资源保障,推动尚未开工的409个项目尽快开工建设,确保到明年底“十四五”规划102项重大工程顺利收官。

新型城镇化是扩大消费的“倍增器”,也是拉动投资的“加速器”。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郑备表示,聚焦破除1.7亿多进城农民工及其随迁家属市民化过程中的堵点卡点,针对大城市落户难问题,将重点加快推动城区常住人口300万以上城市放开放宽落户条件,全面设立街道社区公共户口,完善租房落户政策;针对农业转移人口最关心的教育、医疗等问题,加大超长期特别国债对人口集中流入城市普通高中建设、医院病房改造等项目的支持力度。

(责编:王震、陈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