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11-01 09:24:33 来源: sp20241101
评论员观察
“好久没见老郭了,原来在闭门学英语啊!”
近日,一段“郭德纲”讲英语相声的视频在网上流传。视频中,这位知名相声演员用一口流利的英语说相声,那叫一个地道,不仅发音准确,连嘴型都十分自然。
其实,不只是老郭。他的搭档“于谦”还精通日语、韩语,“赵本山”演起了英文小品,歌手“泰勒·斯威夫特”等外国明星会说流利的中文……一夜之间,仿佛满世界都成了语言小天才。
是什么让名人说出一口地道外语?你肯定已经猜到了,是AI。AI技术突飞猛进,对此人们都有心理准备,可进步竟如此神速,还是让人吃了一惊。它能够实时转换语言,“克隆”音色,还能修改口型,看起来毫无违和感。网友惊呼,看到这些视频,才知道人工智能有多牛!
让相声演员飙英文、让外国明星唱二人转,AI技术是“懂幽默”的,可幽默背后,风险也不少。比如,从著作权到肖像权、声音权,“AI外语相声”和AI换脸一样,涉嫌多项侵权。再有,AI技术将音色、口型等模仿得如此逼真,改天拿来做广告、发布“重要信息”,如何防范?
有这些担忧,属人之常情。不过,过度忧虑也没有必要。你想啊,眼下风头正劲的技术应用之一,就是人工智能了。每有风吹草动,必然引起全民围观,且很多人都是拿着放大镜看。在此等情况下,倘若有人借此为非作歹,把戏不难被戳穿。再者说,目前AI技术在文娱领域的应用,多是图个乐子,幽默嘛,不妨宽以待之。
对于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我们常说要“包容审慎”。这是一种态度,也是一种行政监管方式。所谓“包容”,就是对那些未知大于已知的事物,采取包容的姿态;所谓“审慎”,其中一个要点就是别一上来就“管死”,而要给它一个“观察期”。“AI外语相声”“译制配音”等,属于生成式人工智能,是新技术,正是应当被包容审慎的范畴。如专家所言,它仍处在发展的初期阶段,风险没有完全暴露,应用前景难以估量。既如此,再观察观察,让它们再飞一会儿,方为理性之举。
创新是需要呵护的。艺人或艺术作品的AI化,或许真能帮助文化艺术的海外传播。外国人也能听相声,意味着传统文化艺术在未来或将拥有大批洋粉丝。再往大处说,这背后的技术突破,将进一步扫除语言障碍,进而在文化交流传播、文化产品制作等很多领域打开一片新天地。
当然,包容绝不是纵容。有一件事非做不可:今年8月15日起施行的《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务管理暂行办法》指出,提供者应当对图片、视频等生成内容进行标识。言下之意,AI作品应该有鲜明“印记”,比如打上数字水印进行区分。标识清楚,真假泾渭分明,当成行业共识、用户守则。如此,麻烦便可大大减少。(广州日报 夏振彬) 【编辑:曹子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