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11-16 09:14:25 来源: sp20241116
昆曲小镇的表演。
昆山当代昆剧院的排练现场。
昆山戏曲百戏博物馆外景。 以上图片均为昆山市融媒体中心提供
核心阅读
昆山作为“百戏之祖”昆曲的发源地,举办了6届戏曲百戏(昆山)盛典。一个个戏曲传播平台在昆山涌现,乡镇建起惠民剧场,村里搭起百姓戏台,“雅到极致”的昆曲已融入昆山人的日常生活。到昆山追戏,在昆山演戏,成为一种时尚。
在灯光璀璨的剧院里,在粉墙黛瓦的昆曲小镇上,在风景如画的田园乡村,看戏与学戏融入昆山人的日常生活,戏曲艺术滋养着这座古老与现代交相辉映的城市。
江苏昆山作为“百戏之祖”昆曲的发源地,举办了6届戏曲百戏(昆山)盛典,各剧种的戏曲名家、老少戏迷慕名而来、络绎不绝。到昆山追戏,在昆山演戏,成为一种时尚。
“雅到极致”的昆曲,融入昆山人的日常生活
“文辞美、声腔美、身段美、服饰美……”说起昆曲之美,54岁的昆山玉山镇人金长英如数家珍。金长英回忆,小时候看一场昆曲,常常要跑到几十公里外的苏州老城区,而现在只要坐两站地铁,就可以到昆山梁辰鱼昆曲剧场里一饱眼福。戏曲百戏(昆山)盛典从2018年开始举办,全国300多个剧种以及木偶剧、皮影戏在昆山实现“大团圆”,让戏迷们过足戏瘾。“在家门口就能看到这么多好戏,真是大开眼界。”看戏之余,金长英跟着民间戏曲演员学唱戏。昆曲太难,就从简单的剧种学起,行头都是自己买。1000多元一套的水袖服装,她买了好几套。
在昆山,像金长英这样的戏迷有很多。对他们来说,听戏、看戏是一种生活方式。一天的生活从唱晨曲、听晨曲开始,到傍晚观赏古戏台上的昆曲演出,仍意犹未尽。
国庆长假,昆山巴城的昆曲小镇熙熙攘攘。沿着青石板铺成的古道,穿过小桥流水,步入深巷老宅,随处可闻婉约典雅的昆曲,可见水袖飞舞的身姿。
小巷的深处,缘源昆曲社、俞玖林工作室、顾卫英“一旦有戏”工作室等各种以昆曲为名的社团鳞次栉比。46岁的赵雪娟是土生土长的巴城人。她大学毕业后在苏州市里工作,2019年想回乡找个能养活自己的工作,被小镇浓郁的昆曲氛围留住。她对昆曲着了迷,跟着老师学了一年多,如今也能清唱《牡丹亭》的不少选段。赵雪娟学设计出身,擅长编织工艺,在昆曲小镇上创办了玉面琵琶原创手工编织工作室。在她的一双巧手下,一根根细细的绳子,被编织成杜丽娘、柳梦梅、杨贵妃等一个个生动活泼的昆曲人物形象。她还设计了昆曲元素的项链、耳环等,时尚感满满的作品深得戏迷的喜爱。“2023年,我的工作室营收近百万元。”赵雪娟说。
喝一杯滋味悠长的昆曲咖啡,买一把精美别致的昆曲纸扇,着戏装赴一场昆曲之约……在昆山,这样的情景无处不在。“雅到极致”的昆曲,对于普通民众曾经遥远,如今正融入昆山人的日常生活。
只要有好戏,处处都可以是舞台
入夜后,昆山城里霓虹闪烁、车水马龙,现代化气息扑面而来。昆曲文化中心五楼却别有洞天。这座古典精致的小剧场里,正在举办昆曲专场“良辰雅集”。90后武旦张月明耍起“十八般武艺”,如行云流水般一气呵成,台下掌声不断。
谁能想到今日“满城都闻昆曲”的昆山,曾经一度连一家专业昆曲剧团也没有。2015年,为了让昆曲“回家”,昆山组建昆山当代昆剧院。剧院通过名家教戏、折子戏传承、创排大戏“青年版”等方式,让青年演员获得快速成长的机会。青年演员拜张洵澎、梁谷音等艺术家为师,学唱戏,同时学习前辈的道德风尚。
第二年,刚从上海戏剧学院毕业的东北姑娘张月明来到昆山,成为昆山当代昆剧院的一名演员。“没有昆曲剧场,专业演员也很少,就连排练场地都只能临时借用隔壁的昆山市文化馆。”回忆刚来时的场景,张月明感触颇深。这些年,古老昆曲在昆山重焕青春。昆山文化艺术中心等一批剧院相继建成,古戏台和文化中心剧场在周庄、锦溪、巴城等区镇先后设立。昆山市出台了昆山市昆曲发展规划。在支持剧目创作、引进人才、扶持社团和工作室等一系列举措下,昆曲戏迷越来越多。张月明表演完后,常常与台下观众互动,讲解动作要领,讲述昆曲知识。如今,她的社交平台账号吸引了4万多粉丝。
昆山梁辰鱼昆曲剧场里锣鼓铿锵、曲声悠扬,2024年戏曲百戏(昆山)盛典演出准时开启。舞台上,京剧、秦腔、柳子戏等剧种的演员们同台竞技,“一颦一笑都翩翩入画”的昆曲名家梁谷音和观众一起看戏、品戏。“来昆山教昆曲好几年了,这座城市的‘戏味’越来越浓了。”梁谷音说。
戏曲土壤日渐丰沃,不仅滋养专业演员,也让业余演员拥有了广阔的舞台。
9月17日晚,昆山前进西路的万象汇广场上曲声悠扬,10余名身着盛装的业余演员在简单布置一番后,就鸣锣开演了。演出节目既有传统戏,也有现代戏。舞台被围得里三层外三层,欢呼声一阵高过一阵。
昆山市戏曲联谊会会长柴丽芬是当晚的主角之一,她认为只要有好戏,处处都可以是舞台。戏曲联谊会目前的30多名演员,来自各个领域,每年演出五六十场,从昆曲到沪剧、锡剧、越剧,丰富多样。尽管是业余团队,演员的功底却不可小觑。他们每周排练3次,每年会排一场大戏。在水泥地上,铺一张红地毯就可以开唱。社区的一座亭子,也可以化身为戏台,演员们站在亭中,乐队人员在草地上席地而坐,锣鼓一敲,一场大戏又要开始了。
城乡“戏味”浓厚,古老戏曲绽放芳华
一大早,80后新昆山人张婉榕驱车10余公里,来到形似水袖、韵如“工尺谱”的昆山戏曲百戏博物馆。一场折子戏刚刚开始,张婉榕迅速找到靠前的座位坐下来。
2018年,张婉榕来昆山工作,她明显感觉到这座城市的“戏味”越来越浓了。上班路上、公交车上、地铁站里、街道两旁,昆曲的元素随处可见。周末出去走走,也常能听到熟悉的昆曲旋律。耳濡目染之下,她也慢慢爱上了昆曲。
昆山的“戏味”到底有多浓?昆山戏曲百戏博物馆里可以找到答案。该馆馆长费一鸣曾担忧,博物馆坐落在阳澄湖畔,位置比较偏,与综合性博物馆相比,展出内容也相对单一,来参观的人会不会太少?运营了一段时间,情况出乎预料,“人流量持续火爆,最多的时候,一天入馆达6000多人,远远望去,大多数是年轻面孔。”费一鸣说。
昆山市文体广电和旅游局文化艺术科科长叶凤介绍,戏曲百戏博物馆、昆曲文化中心、昆曲学社、昆曲茶楼等一个个戏曲传播平台在昆山涌现,此外,乡镇建起惠民剧场,村里搭起百姓戏台。
如今,行走在昆山,无论是在彩灯闪烁的现代化剧场,还是在青砖黛瓦的昆曲小镇,昆曲旋律都不绝于耳;无论是在城市公园,还是在乡间田野,轻甩水袖的戏友并不鲜见。
昆山淀山湖镇永新村村民活动室里,十几名村民正忙着排练原创沪剧大戏《葫芦花开》。10天后,村委会大院将有一场连演3天的戏曲汇演,全是业余演员。村里的演出队在最后一天登台。
“咱们村地处昆山的边缘地带,戏曲氛围却很浓厚。”永新村党总支书记蔡顺华说。每年,村里大大小小的演出有20余场,常常是灯光一开,音乐一响,四面八方的老百姓就会闻声而来。多的时候,一场戏有五六百名观众,小小的村委会院子挤满了人,田埂上、小路边也是人来人往。
古老的戏曲艺术在城市的高楼大厦里“生根发芽”,也在广袤的乡村田野上绽放芳华。
版式设计:蔡华伟
《 人民日报 》( 2024年10月31日 20 版)
(责编:白宇、卫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