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西问·镇馆之宝丨徐宝军:透过赵卿墓车马坑可窥见怎样的晋阳古城?

发布时间:2024-11-10 06:39:48 来源: sp20241110

   中新社 太原1月29日电 题:透过赵卿墓车马坑可窥见怎样的晋阳古城?

  ——专访太原市博物馆馆长徐宝军

   中新社 记者 胡健

  在2500年的历史长河中,山西省会城市太原作为三朝京华,五代陪都,曾是唐尧故地、北朝霸府,其地上、地下历史文物遗存和出土文物约20万件,有陶器、青铜器、瓷器、书画等20多个种类。

  由法国安德鲁巴黎建筑师事务所参与设计的太原市博物馆,是太原市唯一一座综合类博物馆,出土于太原赵卿墓的车马坑作为太原市博物馆的“镇馆之宝”,与秦始皇陵的车马坑有何异同?体现着怎样的民族文化交融?从这座车马坑,又能窥见出一座怎样的晋阳古城?太原市博物馆馆长徐宝军近日接受 中新社 “东西问”独家专访,对此予以解读。

  现将访谈实录摘要如下:

   中新社 记者:作为太原市博物馆的“镇馆之宝”,赵卿墓车马坑是如何发现的?赵卿又是何人?

  徐宝军:1988年,在山西太原第一热电厂五期扩建厂区内,发现一座山西迄今规模最大的东周贵族墓葬。这座大墓东西长11米、南北宽9.2米,深14米,随葬器物共3421件,其中尤以青铜器最为壮观:东周时期最大的镬鼎;成套的列鼎及礼器组合;装饰华丽的鸟尊、匏壶和高柄方壶;铸造精美的猛虎扼鹰戈;罕见的虎形铜灶和铜帐篷顶……其中诸多国宝级珍品,代表着商周青铜艺术最后的辉煌。

2024年1月,山西太原,晋阳古城考古博物馆展出春秋时期青铜器——鸟尊。韦亮 摄 赵卿墓出图文物匏壶。太原市博物馆供图

  大墓东北侧陪葬的大型车马坑中,保存有16辆木构战车和46匹马,是研究东周车辆制度珍贵的实物资料。研究表明,其年代当在春秋中晚期。在随葬的两件铜戈上,其中一件线刻“赵明之御戈”五字,“明”通“孟”,据考古学家陶正刚考释,赵明即赵孟,铭文意思为“赵孟自己所用之戈”。“孟”是对氏族宗主的尊称。东周赵氏的历史上,有五位宗主称之为赵孟,其中只有赵简子和赵襄子父子和墓中出土文物时代相符,所以墓主人就锁定在赵简子父子之间。

  《侯马盟书》的主盟人是谁?学术界说法不一。《侯马盟书》的整理者认为其主盟人极有可能为晋国执政正卿赵简子。由于“赵明之御戈”铭文字体酷似《侯马盟书》内容,因此墓主人基本锁定为赵简子。

  赵简子原名赵鞅,也是《赵氏孤儿》中的孤儿赵武之孙。在晋国执政期间,史称“赵名晋卿,实专晋权,奉邑侔于诸侯”。他主宰晋国军政,是春秋战国之交的风云人物,也是赵国的奠基人和晋阳古城的创建者。

2014年5月,山西太原,晋阳古城遗址考古发掘现场举行公众开放日。韦亮 摄

   中新社 记者:从车马坑的形制、配饰、工艺来看,能体现出怎样的多元文化融合?

  徐宝军:车马坑平面呈曲尺形,由长方形车坑和马坑两部分组成。车坑东西长12米、南北宽6米、深4米至4.5米。车坑内埋葬车辆16辆,分南北两列,依次由西向东排列。马坑南北长12.6米、东西宽约3米、深约4米,埋葬马匹共计46匹,马头向西,由北向南依次排列,马坑中还发现大量马具。

  春秋时期,战车是一种既先进又复杂的工具,要融合木工、金工、皮革工和漆工等工艺,制造者必须具备一定的数学、力学、几何学等知识。赵卿墓车马坑已埋在地下近2500年,木质古车变成土质古车,战马也腐烂成马骨遗骸。但由于采用“倒放”设计,使其历经2500多年,车辆几乎仍保持原始状态,车体一些部位甚至还保留有2000多年前的漆皮。而46匹马骨遗骸除个别部位腐朽残缺外,整体状况良好。

赵卿墓车马坑。太原市博物馆供图

  赵卿墓出土兵器共779件,主要有剑、戈、矛、钺、戟、匕、刀、镞等十余种。一件名为虎鹰搏击透雕戈的器物,带有明显的北方草原民族风格。在墓主内棺中出土的4把青铜剑,其格、鞘都饰有精致玉雕,应当是墓主人的心爱之物。

  虎形灶和帐篷顶是行军作战随身携带的生活用具。赵卿墓出土的虎形灶是一件形制比较奇特的青铜灶具。灶体上前有虎头形火门,中间有放置釜、甑器皿的灶膛,后有可自由安放烟筒的烟道。此灶非常适用于行军作战,兼有中原和草原文化特点。此外,有研究表明,车马坑中埋有狗骨,可能反映出北方少数民族的风俗,表明了春秋时期中原文化与北方少数民族文化的交融现象。

2016年8月,《晋国霸业——山西出土两周时期文物精华展》在河北博物院举行,展览展出虎形灶。翟羽佳 摄

   中新社 记者:赵卿墓车马坑和秦始皇的“地下军团”有何异同?能体现出怎样的陪葬习俗?

  徐宝军:从年代上看,赵卿墓车马坑比秦始皇陵的车马坑早200多年。形制上,赵卿墓车马坑的马车为木质结构,而秦始皇陵的马车为铜制。赵卿墓车马坑埋葬十分讲究,战马系蒙古马系,殉葬采取尸身紧靠,头顶一向,一一排列的埋葬法。古车的埋葬采取车轮落槽,车轴着地,车车紧靠的密集埋葬法,故大部分古车基本保持了原车形态。而秦始皇陵的铜车马是按秦始皇御用车队中属车二分之一的比例缩小制成的,车盖及车舆内外彩绘着精美的纹样,两乘铜车马上的金银饰品重达14公斤,显示了铜车马高贵的等级。

  作为陪葬角色,车马坑有着车葬坑、马葬坑和车马合葬坑三种类型。这一习俗从商代晚期开始,历经西周、春秋、战国、秦朝,直到西汉之后逐渐消失。可以说,车马坑是中国古代礼制发展演变过程的一个见证。

  学界普遍认为,中国的马车及制造技术传自西方,今天在西亚、埃及、欧亚草原等地发现的马车与中国发现的拥有共同特征,说明它们有着共同的源头。从中亚传至新疆,继而传入西北甘青地区,最后到达中原。由于中原青铜文化发达,因此西来马车在体量大小、车身装饰方面得以改造。从商代开始,经西周至春秋,马车一直装备于军队,使得历史上有“千乘之国”“万乘之国”的记载。春秋时期,车马随葬发展到高峰。

赵卿墓车马坑。太原市博物馆供图

   中新社 记者:从赵卿墓车马坑可以窥见一座怎样的晋阳古城?

  徐宝军:西周时,晋国是一个重要的诸侯国。春秋初至晋文公称霸时,六个异姓贵族,成为晋国举足轻重的新兴势力,他们是赵、魏、韩、范、中行、知氏,即所谓的“六卿”。春秋末年,晋国公室衰微,大权旁落,分属六卿,史称“六卿专权”。赵简子以卿主政晋国,为了赵氏在晋国政局中立于不败之地,赵简子在其新的采邑地(今太原古城营一带)营建了一个军事城堡,这就是居于晋水之北的晋阳。

  太原之名,见于《诗经》《左传》等古籍,意为原之大者。公元前497年,赵简子于晋水之阳筑城,名曰“晋阳”。车马坑作为春秋时期晋国正卿赵氏墓葬的陪葬坑,具有极高的陈列价值、历史价值及研究价值,是太原城市历史开端的见证。此外,赵卿墓车马坑的遗迹遗物保存状况良好,是目前国内发掘出土保存状况最为完好的车马坑之一。

2023年11月,山西太原,市民参观赵卿墓车马坑。张云 摄

  2014年,赵卿墓车马坑搬迁至太原市博物馆。博物馆在对车马坑文物现状进行前期调查的基础上,对其进行科学保护修复,修复后的车马坑文物能够长期保存并达到陈列展览的要求,使民众可以在博物馆展厅中一睹车马矩阵的奢华。2500年前,赵简子肇建晋阳,开创了晋文化的新局面;2500年后,赵卿墓又在金胜村重见天日,再现了赵氏昔日的豪华生活。晋阳城的沧海桑田,全都深深埋藏在这座大墓之中,其间的兴衰演变,不仅为现代太原增加了历史厚重,更让当今人们见证了古代晋阳昔日的辉煌。(完)

  受访者简介:

太原市博物馆馆长徐宝军

  徐宝军,太原市博物馆馆长,山西省博物馆协会博物馆学专委会主任委员。近年来发表《太原市博物馆:讲好太原故事,开辟“第二课堂”新路径》《论博物馆在传统文化传承发展中的地位与作用》《唐风晋韵地锦绣太原城》《永祚寺》《永祚碑》等多篇学术论文;2017年,结合文物行政执法实践经验,主编出版了《文物行政执法基层工作手册》;2019年,通过对太原市不可移动文物进行梳理总结,主编出版了《太原市文物单位概览》;2020年主持编撰了《抟土成金——明清瓷器展精图录》;2021年主持编撰了《名都自古并州》;2022年主持编撰了《锦绣太原简述》《博物馆人讲文物》。

【编辑:付子豪】